人肉搜集也是被动的,包括扫描用户电脑帮助用户把信息泄露出去了,人肉搜集的对象是受害者。
现在的阶段隐私权信息用户自己参与进去了,使用微博、社交网站等等会把自己的很多信息主动发布出去,它算不算隐私呢?
网民隐私的核心是什么?我们讨论软件有没有后门,扫描用户电脑有没有上传意义不大,主要是服务商怎么运用这些信息的,美国网络情报动向法案,为了国家利益政府可以把这些企业信息提供给CFBI,这是合法的,肯定有后门。
比如为了优化产品,更加了解用户的需求,这也无可厚非,企业不可能不盈利。有很多服务,你要智能化,建立一个更加开放的服务,就需要用户提供更多的信息。但是如果把我的信息倒卖出去就是一个不正当的应用,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该给用户提供安全、稳定、优质的服务。
解决网民隐私的问题,自主可控。最重要的是控制权,企业有两个需要做的,第一个是产品的设计是不是给用户很多选项,用户控制自己的信息的分享和保护。
另外,用户注册协议这块,360做的比较好,有隐私白皮书,但是还应该写到用户注册协议里面。face book有10亿用户,它是怎么做的呢?每一个片断都可以受到保护,特定的人群看到特定的信息,对于用户信息的精细化控制,所以它才能够避免隐私的壁垒。
用户自己也有责任。如果陈冠希不自拍的话就没有艳照门。如果你没有这个信息就没有这个问题。
关于企业竞争,最终能帮助你的是你的敌人,3Q大战QQ开发了,搜索引擎大战,百度也必须要做一些积极的措施。对360的要求也一样的。从这个角度来讲,这个事情还是有一些积极的意义的。360现在还是一个小公司。所以我觉得经过这些讨论,对360来说要想从小公司变成大公司必须要跨过这些槛解决这些问题,才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公司。
包括《每日经济新闻》的讨论,最终是保护用户隐私有一个底线,工信部的标准还不够,最终要有行业的标准。
从口水战要转成真正的做产品。你职责别人盗窃用户隐私,没有用,你需要推出更好的产品。保护用户的利益而不是互相的吵来吵去。